上颌骨埋伏牙手术是目前比较常见的一种面部轮廓整形手术,这项手术创伤相对来说比较大,所以需要的恢复时间长,大概需要3~6个月左右才能恢复,具体恢复时间是不确定的,因为不同的爱美人士做这项手术,选择的医院和医生不尽相同,受到的创伤大小会不一样,所以需要的恢复时间会有差别,如果选择知名大型的整形医院以及技术精湛的医生操作,能减少手术创伤,所以恢复起来比较快。建议术后认真按照医生嘱咐使用消炎药物,保持伤口清洁卫生,注意多休息,避免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多吃清洗蔬菜水果,这样能加快恢复速度。上颌骨埋伏牙手术的效果维持多久?
1、手术前要拍头颅正、侧位X片,医生好准确判断去除的骨量。
2、手术前要保持良好的情绪,保持身体健康,预防感冒。
3、手术前要做好各项全身常规检查,术前二周应停止服用阿司匹林,维生素E,等活血药,及活血中药,月经期间不可做手术。
4、手术前一日应沐浴,洗净面部,去掉面部的化妆。
5、手术前一周禁止吸烟,术前三天禁止饮酒。
1.手法复位:在颌骨骨折早期,骨折段比较活动,可用手将移位的骨折段回复到正常位置。
2.牵引复位:颌骨骨折后,经过较长时间(上颌骨三周以上,下颌骨四周以上),骨折处已有部分光纤组织愈合,手法复位不成功,可采用牵引复位法。下颌骨骨折多用颌间牵引,就是在下颌骨有移位的骨折段上安置分段牙弓夹板,然后在与上颌的牙弓夹板之间,用小橡皮圈作弹性牵引,使之逐渐恢复正常的咬合关系。上颌骨骨折后,如骨折段向后移位,可在上颌牙列上安置牙弓夹板,在头部做带有金属支架的石膏帽,在牙弓夹板与金属支架之间作弹性牵引,使上颌骨骨折段向前复位。
3.切开复位:切开复位的适应证较宽。骨折段移位较久,已有光纤性愈合或骨性错位愈合,手法和牵引都不能复位时,则应施行手术切开复位。将骨折断端间错位愈合中所形成的光纤组织切除或凿除骨痂,重新离断,使颌骨恢复正常的位置。手法复位困难的或复位后不稳定的新鲜骨折或开放性骨折,一般均采用手术切开复位。
颌骨矫正效果怎么样?
提醒求美者一定要选择正规的,有资质的整形医院进行,有经验丰富的医生,有先进的设备,这样可以保证颌骨矫正效果。
1、上颌骨埋伏牙手术的适应症。
1、上颌前突,深覆胎或开胎,口唇在正常静止状态下呈开唇状态,门齿外露2/3以上,微笑时齿龈外露较多。
2、上颌前份根尖以上节段截骨术,为使前突的上颌骨后退至正常位置,而后行上颌骨埋伏牙手术。
2、上颌骨截骨手术的过程。
1、手术过程中,可采用上颌前庭沟上方与牙齿长轴平行方向切口,在前正中顺着唇系带方向做同样长度的切口。
2、切开黏骨膜,用剥离器在骨膜下向上及两侧剥离,显露前鼻棘、梨状孔下缘及鼻底部两侧达上颌骨外缘。
3、用亚甲蓝标出颌骨截骨线,沿根尖方向向上至梨状孔下缘5-10mm平面处,向内上方斜行至梨状孔标出截除骨的宽度,一般为5-8mm。
4、用瓜形钻头沿标好的截骨线,将上颌骨前壁切开,当接近上腭黏骨膜面时,可先用剥离子沿截骨平面内侧面紧贴腭骨插入,将黏骨膜剥离出一小隧道,并将剥离子置于其中保护腭部黏骨膜。将两侧截断后,用小骨凿将鼻中隔犁骨及上颌骨前份未断部分凿断。上颌骨埋伏牙手术实施中,特别要留意在凿断犁骨时,术者右手示指要伸人腭部予以保护。
5、上颌骨完全离断后,调整咬胎关系正常,并用微型钢板螺丝钉固定或单纯钢丝结扎牙弓板固定。这是上颌骨埋伏牙手术的最后一个步骤。
2)要求上颌骨等和上牙弓发生同向的顺时针(或逆时针)施力时,则牵引线需经过两者阻抗中心的同侧。临床上适用于反合伴有开合倾向(由于上颌骨逆时针旋转且前牙牙槽骨高度不足所致)的患者,其需要前方牵引的病例。
3)如矫形力牵引线经过上颌骨等和上牙弓阻抗中心之间,则上牙弓和上颌骨等将发生相对旋转。临床适用于前牵引治疗反合伴有深覆合(由于上颌骨有顺时针旋转和上后牙牙槽高度发育不足而引起的),设计前牵在逆时针旋转,并采用向上牵引角度,使上颌骨逆时针旋转,上牙弓顺时针旋转。
(2)颌骨矫形力大小:1)大小:要骨骼改变需用矫形力、需用重度力,一般为:每侧500g-1000g,分裂骨缝的力比抑制骨生长的力大得多,如分裂腭中缝儿童约为1000g,青年约需2000g。
2)作用时间:患者每天戴头具12h-16h,可产生相当多的骨骼效应,作用少于上述时数,就无骨效应,但不应每天戴口外装置,因其骨骼效应并不增多。
3)作用部位和方向:①水平前牵引时,从第一磨牙牵引比从尖牙牵引所引起的上颌骨逆时针旋转大,②前牵引的牵引角度由 30°~-30°时(从上尖牙牵引),上颌骨和颧骨呈逆时针旋转,旋转量逐渐减小。因此,对有开合倾向或上颌骨生长方向逆时针旋转者,为了避免前牵引时逆时针旋转,应采用前下30°以下的矫形力;而对前牙反覆合深或上颌骨生长方向顺时针旋转者,为了借助前牵引时逆时针旋转应采用与功能合平面平行或向上牵引角度。③口外弓后牵引时,从第一磨牙牵引比从尖牙牵引所引起的上颌骨顺时针旋转大。④后牵引的牵引角度由 30°~-30°时(用口外弓从第一磨牙牵引),上颌骨与颧骨呈顺时针旋转,旋转量逐渐增大。因此,对深覆合较深或上颌生长方向顺时针旋转者,为了避免后牵引时顺时针旋转,应采用向后上30°以上的矫形力;而对有开合倾向或上颌骨生长方向逆时针旋转者,为了借助后牵引时的顺时针旋转,应采用与功能合平面平行或向下的牵引角度。(编辑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