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很多人,因为先天的一些因素出现小耳畸形的现象,这种现象不仅会严重影响到个人的整体形象,还会使一些受术者出现自卑的心理。因此这些人便会想要通过一些方法来进行改善。小耳畸形治疗的方法一般比较常见的有三种,保守的耳矫正器矫正、简单的畸形修复手术还有就是比较的复杂的外耳再造手术。为了术后恢复效果可以更加理想,术后建议做好护理工作。巴中1度1度小耳畸形手术手术的适宜人群有哪些?
小耳畸形因此伴随中耳及内耳畸型。假如合拼有中耳,内耳畸型,仅凭纠正外耳畸型不可以出示听力。提议到耳鼻喉检查听力测试,剖析听力作用。决策外耳纠正畸型是不是根据手术治疗更改听力。
先天性小耳畸形是指耳廓比正常耳廓小,常伴有外耳道闭锁。耳廓再造的对象主要是先天性小耳畸形和外伤耳缺损。先天性小耳畸形的发生率约为6000:1。
第一期手术时在残耳后乳突区埋置50~80ml水囊(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术后用50~80ml生理盐水灌满约一个月,注水完成后维持一个月再来医院做二期手术。第二阶段手术取出扩张器,切除肋软骨。根据健侧大小,雕刻耳托进行耳廓再造,部分追求完美的患者可在二期手术后3~6个月进一步修整再造耳。
1、直埋法:
直埋法是在全球范围应用较多、较普遍的方法。与半包法和全包法相比,直埋法不需要注水,可以直接将雕刻好的耳形支架埋入皮肤。一般两次手术就可以完成,术后10天左右时间即可拆线回家,两次手术需要间隔4~6个月。直埋法适合畸形耳朵皮肤丰富、耳后皮肤松、面积大的患者。这种方法手术次数少、痛苦小、周期短,对患者正常的学习和工作影响小。
2、半包法:
与直埋法相比,半包法和全包法在一期手术时都需要先埋置皮肤软组织扩张器,俗称水囊。注水扩皮半包法是在第二次手术时,扩张的皮肤只能包盖雕刻的耳形支架软骨前面,支架的后面需要盖筋膜、植皮。植皮需要的皮肤取自肋软骨采取处或大腿根部等部位。半包法需要3次手术,术后10天左右即可拆线回家。半包法对残耳后皮肤面积小、耳后皮肤紧、厚的病人效果比较好。
3、全包法:
耳廓再造手术的第三种方法就是注水扩皮全包法,俗称全包法,它是将雕刻的软骨耳形支架全部用扩张的皮肤覆盖,后面不用盖筋膜,也不需要植皮。全包法需要3次手术,术后10天左右即可拆线回家,住院时间约7天时间,手术后10天左右即可拆线。全包法由于不需要植皮、取皮,也不用掀筋膜,手术损伤较小,瘢痕很小,但皮肤扩张周期比较长,手术年龄一般要8周岁以后,且耳部皮肤要松。
近20年来不少学者认为药物和病毒也可导致耳廓畸形。例如:孕妇口服反应停后,胎儿可出现一系列先天性畸形。此药物由母体传给胎儿是1959至1962年在西德和英国所发现,据当时统计约有1000名儿童耳廓畸形与此有关。但也有很多妇女长期服用此药后胎儿正常,说明这种药物并非对所有胎儿者有危害作用。(编辑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