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口牙齿修复后,临床中95%以上的患者都反映下半口的效果比上半口差很多,这主要由于自身条件和制取印模及做修复体等几方面的问题。人工种植义齿修复后会有后遗症吗、有副作用吗?
全口缺牙后,由于没有牙齿,牙槽骨缺乏了生理性刺激,而造成骨的不断吸收,逐渐失去原有的形状和大小。且吸收程度与缺牙原因、时间以及本身骨质的致密度、全身健康状况等有密切关系。如牙周病导致无牙或长期缺牙未及时修复者,易造成口腔内各组织明显改变,导致日后镶牙出现较大困难,且修复效果不理想。牙槽骨的吸收是顺牙根方向进行的,骨板薄而疏松的一侧吸收快而多,造成上颌向上向内吸收,上颌弓变小,下颌向外向下吸收,下颌弓变大。尤其下颌牙槽骨严重吸收后形成刃状、低平、窄小,系带附着位置过高而影响边缘的封闭,减小基托的覆盖面积,是造成下半口牙齿效果差的生理性因素之1、
这是很多老人家的真实想法,因为他们不想浪费钱,而且觉得自己一把年纪了,面容都老朽了,却还要装一口整齐的牙齿,怪不好意思的。但从健康角度来考虑,装假牙并不是那么难为情的事情。只有牙齿保持好,才能保证自己的咀嚼能力,才可以使胃肠消化功能不出岔子。否则,您一直只吃流食,这其实对晚年的生活质量是很有影响的。而且,像残根、残冠这样的牙齿,不予以治疗或拔除,其实是一个口腔隐患,它们很可能会诱发其他问题,老年群体应当加以警惕。
???上颌弓位于口腔上部,本身不能运动,腭弓高耸且表面积大,使得牙齿基托的面积也大,边缘的封闭好,利于上半口牙齿固位。但随着咀嚼功能减退,肌肉萎缩,粘膜变薄失去弹性和光泽,咀嚼时易出现疼痛。下颌骨肌肉附着多,咀嚼时下颌骨运动,加上舌头的活动,粘膜受压变形使下半口移位,不利于牙齿固位。尤其是有些患者舌肥大,松弛,长期失去牙齿和牙槽骨的约束,戴上牙齿后会限制舌头的活动空间,而易在咀嚼或说话时使下半口牙齿脱位。
1、资料与方法
1989年12月~1997年12月笔者接诊的60岁以上的人工种植义齿修复总牙齿修复病例192例,其中男性87例,占45%;女性105例,占55%。平均年龄为72.5岁,年龄最大者为94岁。其中有总牙齿修复史者149例,占78%;首次总牙齿修复者43例,占22%。
192例均由笔者检查并完成门诊的治疗工作。总牙齿制做由技工室按常规牙齿做方法制做完成,并经检验合格无做质量问题。初戴牙齿时,医师从外观、语言、咬合关系及咀嚼功能、固位及稳定、边缘伸展六个方面进行评价,要求达到全口牙齿修复合格质量标准,并且患者自觉满意[2]。
2、结果
192例病例中有复诊者71例,复诊率为36%。复诊次数的分析显示:1次复诊者59例,占复诊总数的83%;2次复诊者7例,占10%;3次复诊者3例,占4%;3次以上复诊者2例,占3%。
1、材料和方法:1997年7月至1998年7月,通过患者戴总牙齿后复诊,选择了人工种植义齿修复骨及牙合关系基本正常,颜面部外形无明显不协调的患者23例,男14例,女9例。
2、结果:23例中,19例认为戴牙齿后容貌美观、自然协调;4例认为颜面美观不足。上唇丰满度不满意2例,牙形大小不满意1例。对上前牙唇下露的太少不满意1例。
3、讨论
1.选牙不当对面形的影响:男子面形多呈方圆形,如果选择的牙齿较小、切角圆钝,这样就不能体现阳刚强壮的男性容貌美。女性面形多呈椭圆形,如果选用牙齿较大、富有棱角的方形人工牙,秀气文雅的容貌美在女性患者面部得不到充分表现[1]。年长、肤色深或吸烟者宜选偏黄的暗色人工牙,肤色较浅的女性,适合选光亮、泽白的人工牙。口唇相对凹陷时,若选择前牙的颜色略暗,口唇相对较凸时,却选择颜色略白的牙齿。让人感到唇部不能自然放松,更向后缩或向前,患者的面形显得不协调[2]。
2.上唇基托过薄对面形的影响:牙列缺失,上颌骨前牙弓区牙槽嵴吸收后相对凹陷。如果上颌牙齿修复中前牙区基托过薄,不能正确恢复上唇前部外形。观察发现患者的鼻翼和口角间鼻唇沟深,如果中线处基托厚度适宜且向外撑起上唇,这样患者的鼻唇沟变浅且改善了患者的面容。
3.上前牙排列不当对面形的影响:①由于牙支撑起上下唇、形成面部的丰满度,如果上前牙排列偏腭侧,上唇显得过短,上唇内卷,上下唇不能自然闭合。上前牙的排列位置必须在牙合平面上,如果左右侧前牙在牙合平面上不对称,则失去平衡。②若上前牙排列唇下显露太少,患者戴总牙齿后,正面观察上前牙在口角连线下露的太少,当患者处于息止或轻微开口位置时,好像看不到前牙,上切牙切缘不会正对上下唇的接合处。对于有些患者由于发音、咀嚼习惯和表情肌活动习惯等原因,上唇本身有些倾斜,左右侧略不对称,为避免戴牙齿后面形的不协调,患者头位垂直,医师的视线高度应与患者的上前牙高度一致,上前牙切缘连线以口角线为参照,有意识将上唇略短的一侧上前牙向龈方适当移动以保证上唇下显露前牙左右侧大体相等,尽量与上唇保持协调。
4.面下1/3距离过短对面形的影响:因牙列缺失而丧失咬合接触后,垂直距离下降,而总牙齿修复恢复患者其面下1/3外形尽量显示自然协调的美学效果,垂直距离过短与整个面形的长度不协调,患者口腔过度闭合,肌张力减弱,颏部特别突出,唇失去丰满度,红唇缘失去正常曲度,鼻唇沟,颏唇沟深度加深,呈衰老状态[3]。由于牙列缺失后,患者上唇松驰,鼻唇沟下陷,戴总牙齿后唇恢复到拔牙前的位置,对于长期无牙或戴不能支撑唇于正确位置的旧牙齿已多年的患者,特别感到上唇肌肉紧张,似乎变短,觉得牙齿较多的显露,戴入新牙齿几个星期内唇肌适应牙齿存在,上唇也就自然了。(编辑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