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痛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疾病,而引起牙痛的原因绝大多数是龋病,通常称为龋齿、蛀牙。龋齿是细菌性疾病,继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第三大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它可以继发牙髓炎和根尖炎,甚至能引起牙槽骨和颌骨炎症,龋齿的继发感染可形成病灶,反复发作可致关节炎、心内膜炎和多种眼病等全身性疾病。龋齿是多因素疾病,主要包括细菌、饮食、牙齿和唾液。首先,细菌在发病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最主要的细菌是某些变形链球菌和乳酸杆菌;其次,饮食中的精制碳水化合物在龋齿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最主要的碳水化合物是蔗糖,蔗糖供细菌能量,并利用碳水化合物代谢产生酸,合成细胞外多糖,可见,蔗糖是龋齿发生的物质基础;再次,牙齿的形态、位置与结构在龋齿发生过程中有着明显的关系;第四,唾液的性质和成分影响其缓冲能力,也影响细菌的生活条件。龋齿的发生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一般需1.5~2年,即使致龋菌有适宜的环境和易感宿主同时存在,龋病也不会立即发生,所以上述四因素同时存在,并且有足够的时间才能患龋病。可见,时间在患龋过程中有重要意义。三亚修复龋齿对身体健康有何影响?
龋齿也就是蛀牙,在儿童中很常见,专家表示,修复龋齿除了对牙齿、口腔产生影响外,还会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并有可能引发多种疾病。儿童要从小养成保护牙齿的良好习惯。
龋齿导致的牙体缺损和牙髓根尖周病都会导致儿童的咀嚼效率明显降低;乳牙龋病引起根尖周炎时,会对其下方的恒牙胚发育造成性影响,形成含牙囊肿或釉质发育不全,严重时使恒牙发育畸形或发育停止;影响牙列和咬合关系乳牙龋坏会导致牙弓的长度减小,使恒牙萌出间隙不足而错位拥挤;对颜面部发育的影响颌骨发育受咀嚼运动的生理刺激,当咀嚼功能降低时,会造成颌骨的发育不足,若一侧咀嚼功能因疼痛而废用,容易导致脸部发育不对称。
(1)龋坏组织充填法:是治疗龋坏组织较常用的方法。适用于牙齿龋坏后能做固位洞形的牙齿。利用补牙洞型将充填材料固定在牙齿上,恢复牙齿的缺损和功能,以保持牙齿外形,维护牙列的完整性。
1、浅龋:龋损在牙釉质或根面牙骨质层内,患者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多数是在常规检查时发现。
2、中龋:病变的前沿位于牙本质的浅层,临床检查可以看到或探到明显的龋洞,或在X线照相时发现。患者多有自觉症状,主要表现为在进食冷、热或酸、甜食品时,刺激进入洞内引起一过性敏感症状。
3、深龋:病变进展到牙本质深层,临床上可观察到明显的龋洞,很深,接近髓腔。患者有明显与冷热酸甜刺激后的敏感症状,也可有食物嵌塞时的短暂疼痛症状。
4、根龋:当牙龈退缩,根面暴露,牙根表面发生的龋齿称为根龋,也称根面龋。
5、猛性龋:短期内(6-12个月)全口牙齿或多个牙齿、多个牙面同时患龋;病变呈现急性龋的特征;多数发生在有特殊的致病因素或全身背景的易感人群。鉴于此类病变过程异常迅猛,临床上称为猛性龋或猖獗龋。
1、龋齿的致病因素
1、细菌被认为是龋齿产生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分为产酸菌属和革兰阳性球菌,长期作用都会造成牙齿产生龋洞。
2、饮食在龋齿的形成过程中,通过机体饮食获得细菌所需要的能量物质。食物中所含有的的碳水化合物既是菌斑基质形成的主要作用物,也是细菌的能量来源。
3、唾液机体唾液的质量变化都可能改变龋齿的患病几率,尤其是唾液中乳酸数量的增加会加大患有龋齿的几率。
2、龋齿的预防措施
1、定期进行检查口腔龋齿的多发人群是儿童,一般儿童对此症状无明显表现。家长应该关注儿童口腔发育状况,定期到口腔医院进行口腔检查以确保口腔的健康发育。
2、注意日常的饮食,可以选择富含光纤和维生素的食物进行食用。例如五谷杂粮,使饮食多样化,确保机体的营养均衡发展,尤其是牙齿功能的均衡发育。
3、控制饮食中的糖类是儿童很喜欢的食物之一,家长应教育和监督儿童少吃甜食,少吃糖。
4、注意口腔卫生,确保每日早晚洗牙。这样有利于减少或消口腔内除菌斑,改变口腔环境,在根本上降低患龋齿的几率。(编辑3001)